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的主要原因。然而,肝臟相關并發癥的個體風險是多樣的,病毒、宿主和環境因素都會影響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概率。HBV DNA水平是一項重要的判斷指標,因為較高的HBV DNA水平與肝硬化和肝癌關系密切。
在REVEAL研究中,血清HBV DNA水平為10,000拷貝/mL時(約為2000 IU/mL),HCC風險開始顯著增加,。然而,REVEAL研究中的患者(98%)在入組時幾乎沒有肝硬化。對于肝硬化患者,即使HBV DNA水平維持在低水平(
幾種血清生物標志物可以預測肝纖維化。其中天冬氨酸轉氨酶(AST)、血小板比指數(APRI)和FIB-4指數由若干簡單的參數構成(APRI由AST和血小板計數獲得,FIB-4由年齡、AST、ALT和血小板計數獲得),可用于門診測量,成本較低。 但是APRI和FIB-4存在局限性,它們對肝臟的檢測是非特異性的,不能區分纖維化的中間階段,其性能不如瞬時彈性成像。在系統綜述中,APRI和FIB-4顯示出對HBV相關性纖維化的中度敏感性和準確性。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了1006名持續低病毒血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評估了APRI聯合FIB-4是否可以成為對患有低水平病毒血癥(LLV,HBV DNA
研究結果
平均隨訪5.1年,36例患者發展為HCC。其中,肝硬化患者中19例(19/139,13.7%)發展為HCC,非肝硬化患者中17例(17/867)患者發展為HCC。
APRI為0.5的臨界值預測HCC發展更具特異性,但不太敏感;FIB-4為1.45的臨界值時更敏感,但特異性不高;
APRI聯合FIB-4用于分組患者時,APRI和FIB-4均高、二者之一高和二者均低的患者5年HCC發生率分別為13.9%,1.4%和1.2%(n = 1006,P
研究結論
APRI和FIB-4具有中度的纖維化敏感性和特異性,因此,通過聯合使用可以提高這些非侵入性工具的性能。盡管研究數據值得進一步驗證,但是這一數據顯示,使用APRI和FIB-4組合對于患有低水平病毒血癥的慢性HBV感染者的HCC風險分層非常有幫助。
信源:Namyoung P,etal.Non-invasive tests for liver disease severity and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ow-level viremia. Liver International. 3 Jul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