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旨在減少長期并發癥,尤其是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相關抗病毒治療效果的研究已經表明,抗病毒治療降低了乙肝相關肝癌的風險,這種風險的降低尤其多見于肝硬化患者。
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抗病毒治療對伴有和不伴肝硬化的CHB患者的HCC風險的影響。
研究納入了2255例來自一項大型美國臨床隊列的CHB患者(其中973例接受了抗病毒治療)和3653例來自臺灣REVEAL-HBV基于人群的研究中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調整既往已經得到驗證的REACH-B風險評分后,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計算患者發生HCC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273例患者發生了HCC。
美國隊列中,抗病毒治療組與未治療組相比較,抗病毒治療降低了患者的HCC發生風險(HR=0.31; 95% CI: 0.15–0.66; P = 0.002);
REVEAL隊列情況相同,抗病毒治療同樣可以降低患者的HCC風險(HR=0.22; 95% CI: 0.12–0.40; P
REACH-B分每增加1分,HCC風險增加53%(HR=1.53; 95% CI 1.46–1.59; P
研究發現,無關性別、年齡、肝硬化狀態、HBeAg血清學、丙氨酸轉氨酶水平、REACH-B評分或治療藥物,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HCC發生率。
HBV RNA水平輕中度升高(>2000 IU/mL)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可以獲益;HBV DNA>200,000 IU/mL的患者獲益更大。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該項大型隊列研究表明,校正背景風險因素后,針對基于社區的研究隊列、真實世界的隊列,抗病毒治療與HCC風險顯著降低呈獨立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