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是根據炎癥程度、纖維化程度而決定的。肝纖維化是個動態過程,研究表明,如果肝纖維化得到合理治療,其病程有可能逆轉。世界衛生組織(WHO)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仍將肝穿刺活組織檢查作為診斷肝纖維化的金標準,但也明確指出,由于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所需要的高成本及其他不利因素,很難廣泛開展。
目前,各種無創肝纖維化診斷方法得到推廣,包括血清生化指標、影像學診斷方面的肝臟硬度值等。這些無創診斷方法既有助于肝纖維化病情的分級和預后的判斷,又有利于患者的診療,也會促進抗纖維化治療手段的發展。臨床上常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纖維化無創診斷方法:FIB-4指數(Fibrosis 4 Score)、APRI評分(AST與血小板(PLT)比率指數)和瞬時彈性成像技術(transient elastography,TE)。
FIB-4指數
該方法基于ALT、AST、PLT和患者年齡等幾項簡單的指標,可用于CHB患者肝纖維化的診斷和分期。FIB-4指數=(年齡×AST) ÷(血小板×ALT的平方根)。
不同的肝病FIB-4指數評價的臨界值略有不同。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FIB-4指數3.25者的肝纖維化程度為3~4級或以上,與肝穿刺病毒學結果的符合率為82.1%。對于非酒精性脂肪肝,2級以下或3~4級以上的肝纖維化臨界指分別為2.67。但也有研究認為,FIB-4指數對于排除明顯肝纖維化更準確,優于對嚴重肝纖維化的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服用了降酶藥,可能導致ALT下降,而AST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計算FIB-4指數評分是不準確的,因此需要在未服降酶藥的情況下進行計算。
APRI評分
APRI評分是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和血小板(PLT)比率指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的英文縮寫。成人APRI評分>2分,預示已經發生肝硬化。APRI計算公式:[(AST/ULN) ×100/PLT(109/L)]。(ULN:AST的正常值上限)。
同樣,降酶藥會影響APRI評分的準確性,因此需要在未服降酶藥的情況下計算APRI評分。
瞬時彈性成像(TE)
瞬時彈性成像優勢在于快速、簡便、安全、可重復性好,可廣泛應用。TE能夠比較準確地識別出輕度肝纖維化和進展性肝纖維化或早期肝硬化;但其主要不足是無法對有腹水及肥胖者進行檢測,還會受操作者的經驗等因素影響,其測定值受肝臟炎癥壞死、膽汁淤積以及脂肪變等多種因素影響。
TE應由有經驗的操作者(>100次檢測)按照標準的流程進行操作:患者應空腹至少2h,仰臥位,右臂充分外展,探頭置于第9至11肋間腋中線,至少檢測10次。
由于膽紅素異常對瞬時彈性成像診斷效能的顯著影響,應考慮在膽紅素正常情況下進行瞬時彈性成像檢查。瞬時彈性成像結果判讀需結合患者ALT水平等指標,將TE與其他血清學指標聯合使用可以提高診斷效能。